课题组:徐苏涛、王娜、郝德海、刘佳薇、冯凡璎、陈飞燕、靳涛。
引言
大学科技园是国际上最早的新经济源头和新兴产业策源地,也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核心载体与服务平台,更是新时代支撑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力量与创新生态中枢。经过近三十余年发展,我国大学科技园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校企资源融通共享、服务区域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而伴随国家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拥有高校创新源头的重要平台,需要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下文试图通过对当前大学科技园面临的“五大形势”、存在的“五大问题”、成功的“五大关系”、定位的“五大功能”、发展的“五大导向”、目标的“五个转变”等方面的阐述,来揭示当前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基本判断,寻求一脉相承与环环相扣的发展逻辑与顶层设计。
一、大学科技园是最早的新经济源头
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打造了世界第一个大学科技园区——斯坦福研究园。以此为发端,全球大学科技园建设开始蓬勃兴起,美国先后兴建了130余家大学科技园,日本建立了筑波科学城等20多个科学工业园区,英国建立了剑桥工业园等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各国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协调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推动高校先进技术成果在科技园实现产业化、商业化,吸引了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入驻,使这些园区逐步成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重要发源地。其中美国硅谷、英国剑桥、台湾新竹等一流大学科技园,通过创客空间、双创基地、创客工厂等各类载体,以及导入社会资本、人脉关系网络,提供专业化社会关系网络,产生人才培养和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紧密结合的新产业、新业态,引领全球数字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全球创新产业的高地。譬如近几年美国硅谷作为共享经济的开创地,诞生了一批例如Uber、Airbnb、Snapchat等在出行、数据、社交等领域的龙头企业;我国上海交大科技园集聚了“蓝领”、AR/VR、人工智能及共享经济四大领域的科技企业,培育出饿了么、小红书、商汤科技等多家高成长企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政策改变了我国大学传统的封闭办学模式,高校逐步开始兴办科技企业、探索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在教育和科技体制改革双轮驱动下,东北大学于1990年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也开启了国内大学科技园探索的序幕。随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相继开始大学科技园建设。1999年,科技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清华科技园等15个大学科技园作为建设试点单位。2000年出台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试行办法》,标志着大学科技园进入了规范发展阶段。2001-2016年,科技部、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等多项文件,并逐步针对大学科技园的孵化能力、创新研发能力、要素集聚能力等方面开展指标评价。截止目前,全国累计认定了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覆盖除西藏外的全国各个省份和自治区。同时,各个地方政府也在组织协调、土地及基础设施建设、税收政策等方面对大学科技园给予大力支持,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地方特色也逐渐形成。2017年,科技部、教育部启动了对《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管理办法》(2010)修订工作,旨在加强对新时期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引导和支持。2019年,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启动新一轮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和大学科技园评估工作,进一步引导提升大学科技园在支撑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大学科技园进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阶段。
二、如何看待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
(一)大学科技园的五大成就
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学科技园不仅是全球新经济发展的源头,还是教产协同创新与产教融合发展的核心载体,更是高科技创业带动高水平创新的战略性功能平台。从1990年起步探索,到1999年规范发展,再到2010年以来徘徊有进,中国大学科技园通过链接创新源头、强化创业源头、增强人才源头、孕育产业源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已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一是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学科技园一头连接高校技术成果,一头连接企业市场主体,在推动高校技术转移、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开展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要通道、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平台。如哈工大将大学科技园纳入科研系统,通过理顺高校内部职能分工、创新考核管理方式,探索出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西南交大率先在大学科技园实施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出了“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的改革新模式,成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小岗村试验”。
二是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孵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个体户创业、乡镇企业创业、科研人员创业、海归创业和当今的大众创业等多次创业大潮,大学科技园在支持科研人员创业、吸引校友创业等高端创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互联网等领域孵化出了一批知名高科技企业。如武汉大学科技园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围绕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先后培育了华灿光电、国创高新等上市企业。武汉理工大学科技园以学校科研基地为依托,通过投资、土地优惠、争取政府产业发展基金及帮助企业社会融资等手段,形成以新材料和光纤传感、高性能船舶、新能源汽车、机械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科技特色产业集群。
三是加快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大学科技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通过开设精品创业课程、开展训练营、举办多种形式创业大赛、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形式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良好条件,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如北大科技园依托北京大学的教育资源、平台资源、校友资源和国家政策资源,建立北大创业孵化营、“创启未来”国际青年科技创业大赛、创业大学堂等平台,建立起“申请-资助-指导-完成-评审-奖励-深化”一条龙的学生创新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科研资金、课题辅助、信息咨询、法律与商务咨询等多方面的服务。北航科技园通过建立“实习、实践、创业、就业”基地,举办各种专业技术和商业技能培训以及创业训练营等,面向入园企业及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四是加强了校企资源融通汇聚。大学科技园围绕服务高校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通过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利用庞大的校友网络吸引校友人才在园区开展创新创业等形式,加强校地、校企、校友资源的开放共享。清华科技园、北大科技园等校友资源已经成为园区高端创业的重要群体。北航科技园、中大科技园等通过链接校友企业人士担任创业导师、开展创业讲座等,建立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模式。武汉大学科技园和学校共同发起组建空间信息智能服务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通过联盟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产业标准制定、产业创新应用示范等工作,促进产业的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
五是带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大学科技园拥有高校的科教资源优势,是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和研究成果的集聚地,具有极强的知识扩散性、技术辐射性、人才溢出性。通过推动孵化成熟的企业做大做强,向周边高新园区、产业园区等转移,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头。115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中有90家位于高新区范围内,已经成为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要力量。如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园重点布局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通信与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构建出汇集苗圃、孵化、加速器的完整科技产业服务生态,吸引了600余家电子信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形成以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为主导,文化创意与教育、大数据和新材料等多个产业同步发展的格局,拥有1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重要的自主创新源头之一。
(二)大学科技园的五大问题
在过去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大学科技园在联通高校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显而易见。但与此同时,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纵深发展,受多重制约因素影响,大学科技园在新一轮发展中应有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总体上存在“创新创业层级不高、科技成果转化不力、科技集成服务不济、产教跨界融合不够、开放创新生态不优”五大问题。
一是创新创业层级不高。经过30多年发展,大学科技园已经成为大众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但与当前发展水平和推动双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目前大学科技园汇集的各个领域的创业群体主要以大学生为主,而科技研发人员、科研成果所有者等高能级创新创业人才则相对缺乏。大学科技园已孵化企业涉及多个行业、多个领域,但聚焦技术变革、锚定硬科技攻关的企业数量较少,特别是紧密结合当地资源和实体经济开展的创新创业创造较少。此外,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企业呈现出的跨界融合、爆发成长等新规律、新现象,大学科技园缺乏对于场景等新孵化手段的应用。
二是科技成果转化不力。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机构,大学科技园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首先,大学科技园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专业化团队培养和引进力度不够,在大学科技园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员中缺乏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多数大学科技园尚未具备专业化的发明评估、质量管理、市场分析、商业推广、交易估值、谈判签约等系列服务业的供给能力,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三是科技集成服务不济。与当前企业、产业发展的服务需求相比,大学科技园在面向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全链条的集成化服务能力上相对不足。一方面对于资源的整合能力不强,大学科技园更多的是依托高校资源开展服务,而对于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尚未形成有效的整合。另一方面集成化服务的手段匮乏,对于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手段应用不够。
四是产教跨界融合不够。近年来大学科技园对大学科研和产业融合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由于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大学科技园在促进产教融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与高校、企业在权利、义务、风险、利益等相关问题上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难以保证产教融合的顺利开展。
五是开放创新生态不优。大学科技园具有连接高校、企业、政府以及科研机构多方资源的平台优势,但目前围绕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创业生态还未完全建立。一方面,对于大学内部的资源整合不足,对大学内部优势学科、先进成果、科研带头人等创新资源挖掘不够,以大学学科为基础建立的实验室、试验设备等开发、开放不足,尚未拧成一股绳形成创新合力。另一方面链接外部资源能力有待提高,与社会资本、服务机构等对接合作有限,链接海外技术、海外团队、海外资本等国际资源的渠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作为公共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尚未构建起开放融合的双创生态。
现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大学科技园在“新一轮全球化、产业技术革命、双创纵深发展、创新驱动战略、科教融通战略”等发展形势下,迎来了新一阶段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需要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强化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地位、赋予其更大发展空间、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新一轮全球化加速创新资源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蔓延,但是全球经济数字化、多极化、网络化趋势并未改变,全球范围内创新活动开放化、去中心化和产业边界融合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创新资源越来越明显地突破组织、地域、国家的界限,越来越多流向创新创业活力迸发的国家和地区。大学科技园作为双创的重要力量,是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关键节点,具有广泛国际科技合作渠道、链接海外人才、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突出优势。大学科技园要加快打造国际化成果培育和企业孵化发展平台,建立与国际知名大学、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和国外创业孵化机构的资源链接合作机制,吸引全球创新要素汇聚,共享全球创新创业资源,不断提升大学科技园的国际化水平,快速融入全球创新浪潮过程中,推动大学科技园成为打破我国科技创新局部甚至全面脱钩被动局面的重要力量。
二是产业技术革命推动跨界融合不断拓展双创领域。伴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生物技术催生经济新增长点,智能制造革命将重塑现代制造业面貌,现代能源革命正在改写世界能源版图,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处在产业化爆发期,这为创新创业提供了集中爆发的空间。同时,孕育发展中的新产业革命将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技术路径、产品形态、产业模式,推动产业生态和经济格局重大深刻调整。大学科技园要充分借助高校丰富的人才、科技、学科等源头创新优势,把握未来产业构建与爆发的新逻辑和新路径,积极探索通过场景等手段促进高校创新成果高质量转化和产业化,衍生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活力更大的新企业、新产业、新业态,打造新动能源头。
三是双创纵深发展提出新一轮发展新要求。自“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以来全社会确立了创业式创新的路径,创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不断攀升,双创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新引擎。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增强创业带动就业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活力、创造优质供给和扩大有效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等成为双创纵深发展的重要要求。大学科技园作为双创的重要阵地,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构建“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服务体系,给创业者和创业企业全方位赋能,推动企业快速、健康、规范成长,催生孕育出一批全新的产业与业态,推动双创活动向着更深层次发展。
四是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亟需强有力创新源头支撑。随着我国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应用基础研究、卡脖子技术、前沿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缺失,创新相关的市场上信息流动不够活跃等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问题依然严峻,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源头创新效率和质量。大学科技园一头连着学界、一头连着业界,最有条件集成各种科学技术、各方优秀人才、各类创新资源,最有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人才培养。因此,大学科技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科创优势,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依托大学的科研、人才和创新资源,在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等方面,推动更多高校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创新驱动战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五是科教融通战略下需要进一步构建高校校、政府、企业、人才等多方合作闭环。当前,我国正处于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跨越的重要时期,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必须把科技创新和教育的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实现科研、学科和人才培养的融通。大学科技园是高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职能的重要延伸,也是高校贴近市场的前沿阵地。在科教融通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大学科技园需要发挥枢纽平台作用,打破单位、部门、地域界限,利用共享场景等方式促进高校学科的发展和融合,要加强与经济社会最新发展、所在区域的联系,促进各类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技术、人才、资金、平台等创新要素加快向大学科技园集聚,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以应对具有挑战性的社会问题以及提高所有学习者的教育机会和结果产出。
(四)大学科技园的五大转变
当前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展,带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业组织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创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创新的风险及不确定性也在不断提高,需要企业、高校、政府等多方主体协同,形成共同分担创新成本和风险的制度安排,促进技术、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深度融合,提高创新的效率。需要推动大学科技园实现“从创业企业孵化到双创活力激发、从科技成果转化到新兴产业育成、从综合服务社会到科技服务集成、从教育产业分离到产业教育融通、从政产学研一体到开放协同创新”五个转变,支撑大学加快从创新源头到创业源头、从研发后台到创新前台、从精神后花园到双创火炬手、从科教智力蓄水池到创业创新策源地的战略转变,全面支撑带动我国创新创业纵深发展。
一是从创业企业孵化到双创活力激发。创业企业孵化是大学科技园的重要功能,过去大学科技园着重围绕创业企业需求,以园区空间为载体,以“创业教育+孵化服务+孵化投资+开放平台”的内在资源集聚体系为手段,不断推动创业企业的集聚发展。而当前,随着“双创”向着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纵深发展,大学科技园要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与高校一道努力进一步破除科研人员束缚,引导和支持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在校大学生在大学科技园创办企业和转化成果,激发更大范围双创群体活力,不断盘活高校及相关创新资源,激发多元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二是从科技成果转化到新兴产业育成。过去大学科技园聚焦大学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工作,通过技术加资本的运作机制,有效加强了产学研的合作。近年来,随着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抬头,倒逼我国加快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快前沿成果快速转换为生产力。因此,大学科技园要着眼于未来产业,进一步发挥高校优势学科对区域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高端产业引领功能,聚焦硬科技、前沿科技及未来产业领域,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以产业生态圈建设促进先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使大学科技园成为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引擎”。
三是从综合服务社会到科技服务集成。过去大学科技园更多依托高校资源,作为第二方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为创业企业提供空间场地、资金等基础服务。随着全社会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不断激发,创业主体日趋多元化。面对多元化的创业群体,科技服务机构需要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对接多样化科技服务需求,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大众群体的创新创业需求。大学科技园要运用平台的理念,围绕创新链条集聚和整合高校科技及社会服务资源,从过去第二方服务者向科技服务组织者的第三方身份转变。
四是从教育产业分离到产业教育融通。当前,我国人才的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才培养、高校学科建设与新兴产业发展存在“两张皮”的问题。新形势下,深化产教融合,加快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科技园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里面的重要环节,需要进一步通过设立创新创业课程、校企共建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实习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平台等途径,推动学科专业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加快产教协同育人,成为促进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是从政产学研一体到开放协同创新。政产学研一体更多实现的是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线性的黏合,在面对国家产业升级需求高、而产业化发展速度慢,科技型企业发展需求高、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创新及技术需求高、而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弱等产业发展预期目标与实际情况中存在的差异,仅仅靠多元主体聚集是无法有效解决的。因此,大学科技园作为连接政府、企业、高校的桥梁和纽带,不仅是要将高校、企业、政府等主体聚集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要围绕产业发展预期目标与实际情况中存在差异的现实,成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各类服务机构之间的黏合剂和催化剂,将高校科教智力资源与市场优势创新资源紧密结合,提升产学研合作共建,构建开放协同创新共同体,实现政府引导、学科协同、资源协同、产业协同、中介协同。
三、国际大学科技园源自创业型大学
创业型大学始于二战后的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中小企业迎来繁荣发展时期,并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步入知识经济掀起全球热潮,并逐步成为区域、国家创新的引擎,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这种创业型大学是一种具备强烈创新创业精神、具有较强成果转化、商业化能力的新型大学,它通过拓展传统教学与科研职能,扮演区域知识创新主体角色,与政府、产业界建立新型紧密合作关系,拥有跨学科研究中心、衍生企业、技术转移办公室等创业型组织。我国大学需要把握好当前创新经济发展的特点趋势,积极借鉴国外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华威大学等创业型大学的成功发展经验,探索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更好地推动区域、国家创新经济发展。
麻省理工学院(简称“MIT”)是全球最早践行创业型大学模式的大学,也是全球最知名的创业型大学之一。MIT在创立之初就含有创业型大学建设理念,经过探索期、形成期和完善期三个阶段的发展成为世界最顶尖大学。创业型大学探索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两次世界大战的军工研究促进MIT与政府、企业合作,形成“大学-企业-政府”三方合作模式;30年代,“五分之一”原则的建立使教授参与企业工作合法化;1933年,MIT成立专利委员会,保障师生专利权;1946年,联合哈佛成立美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促进高技术中小企业发展;60年代,斯隆管理学院开设第一门创业课程——“新企业家”。创业型大学形成期(20世纪70年代-21世纪初):1978年,MIT成立企业论坛,形成以校友为主体的全球商业系统,随后相继成立多个与“创业”相关的学校组织和学生社团;1996年创业中心的建立标志着MIT创业生态系统形成。创业型大学完善期(21世纪初至今):2002年成立Deshpande技术创新中心,2008年成立斯隆产业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创业组织,凝聚成互相联结的创业支持网络体系;2013年,开展MIT创新计划,完善MIT创业生态系统。
MIT在创业型大学创建过程中形成了四大特色,一是形成独有的MIT模式,即“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模型的作用关系。率先改变了传统研究型大学由学术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发展模式,结合美国“赠地学院”由实际应用出发开展研究,采用正向和反向的,沿着非线性的交互创新模式发展。二是搭建不同功能的平台机构,MIT相继形成十多个学校官方组织和学生社团的创业组织机构,从平台搭建、资源链接、创业理论研究等多方面支持学校的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所有机构由学校教职工负责管理,独立运行又相互配合,形成互相联结的网络体系。如MIT技术许可办公室(Technology Licensing Office,TLO)、MIT创业中心(Martin Trust Center for MIT Entrepreneurship)、MIT Deshpande 技术创新中心等。三是成立六十多个跨学科研究组织,促进产学研的深度合作。MIT共有六十多个跨学科研究组织,各组织的研究均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突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已成为学校科研的支柱。每个跨学科研究组织独立运行,由组织内部人员管理,但受学校层面人员如分管科研副校长的监管。跨学科研究组织包括跨学科实验室、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研究计划和跨学科研究课题四大类。四是形成以MIT创业中心为核心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MIT形成了以创业中心为核心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使学校、企业、政府与学生之间彼此关联、相互促进,主要包括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创业课程、师资队伍和创业实践四个部分,并有咨询教授制度、MIT创业大赛等。
虽然MIT是创业型大学发展的鼻祖,但位于美国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却是全球创业型大学发展的典范,不仅建立了大量创业型大学新型组织机构,还率先制定了诸多推动创业型大学发展的新的制度规范,在创业型大学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回顾斯坦福创业型大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萌芽、发展、成熟三个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40-70年代),斯坦福大学在校内成立了很多由学生管理的小公司。学校为学生提供水电、通讯、房屋等附属设施,提供法律和商业咨询和投资者的信息等。但20世纪40-70年代正值美国大工业时代,小企业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一时期科技园的成立(1951年)对斯坦福创业型大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企业孵化、技术转移打下了良好基础。发展阶段(20世纪70-90年代),校内出现大量创新组织机构。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大工业经济衰退,中小企业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伴随着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拜杜法案》,促进大学知识产业化和资本化,斯坦福校内出现了大量创新组织机构。成熟阶段(21世纪初至今),形成了完善的创业体系。21世纪是创新创业的时代,具有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是支撑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社会对创业型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斯坦福创业体系逐步完善。
斯坦福创业型大学建设的特点包括:一是“硅谷之父”弗雷德·特曼校长采取关键举措推动斯坦福发展。他重点学习借鉴了MIT与产业界紧密合作的办学模式,并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斯坦福向创业型大学转变,这些关键举措包括建立世界上首个大学科技园,鼓励全校师生创办高技术企业、设立如产业联合项目及荣誉学位项目的产学合作项目,进一步推动与产业界互动联系、引入大量优秀教师及富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咨询教授等。二是建立独立跨学科研究中心等新型学术组织。与MIT一样,斯坦福也拥有大量的跨学科研究中心,这些跨学科研究中心成为推动斯坦福开展各类前沿研究、产学研究的关键。中心与学院行政级别相同,核心任务是进行跨学科研究,其研究具有项目导向性、学科交叉性、组织开放性的特点。除研究外,中心还提供研究领域的跨系科课程但不授予学位、不提供学分。三是建立技术许可办公室(OTL)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斯坦福大学技术许可办公室成立于1970年,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技术许可办公室,比其他受到《拜杜法案》鼓励才迈出这一步的大学早了10年,是技术转移市场化的先行者。OTL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知识产权,促进技术专利的商业化。四是拥有全球最成熟的咨询教授制度。虽然肇始于MIT,但全球咨询教授制度最成功的当属斯坦福大学,不仅拥有数量庞大的咨询教授,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咨询教授推荐和考核制度,规范了咨询教授的工作职责和享受的权利。斯坦福大学的咨询教授与国内一般高校所谓的“兼职老师”及大量进校演讲的专家、嘉宾非常不同,其拥有自身的独特地位及完善的制度。五是拥有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斯坦福大学拥有非常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主要体现在创业课程设置、创业研究、创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四方面。六是建立完善的创业网络推动师生创建大量高技术企业。斯坦福建立了完善的创业网络推动师生创业,主要包括校方组织、学生组织及科技园三部分。
以色列理工学院(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echnion)是全球最知名的理工学院,与MIT和英国帝国理工齐名,同时也是全球及亚洲最具代表性的创业型大学,是“创业国度”以色列经济发展重要的“创业发动机”。学校位于以色列海法市,成立于1912年,1924年开始招生,是以色列成立最早的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设立科学园、跨学科研究中心等快速向创业型大学转型,取得了显著成就。如70%校友受聘于推动以色列经济发展的科技公司,25%毕业生任职大机构的总裁和副总,50%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由学院毕业生创立并68%由毕业生领导,23%毕业生至少创立一家新公司,41名毕业生登上邓白氏“全球首125名商界领袖”行列。
以色列理工学院在创业型大学创建中形成了四大特色:一是成立科学园,孵化技术创新项目组建公司。以色列理工学院科学园成立于1991年,被称为“以色列理工学院企业家孵化器”。以色列理工学院企业孵化器有限责任公司对科学园进行独立经营和管理。入园项目需满足一定条件,如从技术研究开发到生产产品等一系列技术需具有创新性,技术产品具有国际市场等。满足入园条件的项目由项目人员与科学园签订协议,协议包括学校不能抽调科学园的利润以及项目孵化期不得超过两年等。入园后,科学园帮助项目进行运行和管理,制定资金、生产和市场战略,寻找投资公司和投资人、合作伙伴,以及提供法律援助、申办专利等服务,使项目避免技术风险,在两年孵化期里孵化成功,发展成为新兴公司。二是成立研发基金有限公司,下设多个部门全面推动学校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以色列理工学院研发基金有限公司(Technion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 Ltd.,TRDF)是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全资子公司,设有研究机构、联络办公室、技术转移办公室、以色列金属研究所、继续教育、人力资源六个部门以及创新知识中心和机会投资基金,全面推动学校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三是成立创业中心,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开展创业活动,并为创业学生提供咨询服务。Bronica创业中心成立于2006年,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课程、举办创业大赛、提供创业咨询服务、举办创业活动等服务于以色列理工学院的全体学生、教职工、校友,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丰富学校创业文化。四是组建多个跨学科研究中心,根据产业界需求来开展研究。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研究中心多为跨学科研究中心,其与产业界联系紧密,通常根据产业界的需求来开展研究,使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应用。学校拥有Lorry I. Lokey 生命科学和工程中心、Russell Berrie 纳米科技研究所(RBNI)、计算机工程中心等知名的跨学科研究中心。
四、我国涌现出一批知名大学科技园
清华大学科技园建设于1994年,是首批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全国第一所A类大学科技园,由启迪科技园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独立管理运营。清华科技园主体已成功构建起以超过300个孵化器、科技园、科技城为载体的全球创新服务网络,整合了“政、产、学、研、金、介、贸、媒”等多方创新资源,孵化出众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自主创新技术和行业领军者企业。
一是建立完善企业培育创新服务体系。清华科技园根据企业规模、从事专业、创客身份等差异,分别设立了移动互联网、纳米、节能环保等多个不同方向的孵化器,提供涵盖物业、电信、商务、文化生活等基础服务,金融、创投、人才、培训、政策、中介、技术、市场等增值服务,以及钻石计划、摇篮计划等专项服务,形成了差异化的标准创新服务体系。目前,入园企业和各类机构超过1500家,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总部、中国科技企业总部和创新创业企业的聚集地。
二是重点发展科技创新服务。清华科技园借助自身的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为校内的技术成果转化提供支持,最终实现产业落地。如成功帮助纳米压印LED图形衬底技术、重型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核心技术、利用燃煤烟气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技术等多项技术实现商业化转化。
三是重视校园创业人才培养。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专门的孵化服务,帮助创业项目链接启迪孵化器内部基金和天使基金,成功孵化海斯凯尔、云杉科技等学生创业科技企业;成立清华大学创新创意创业实践平台X-lab,定位于创意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活动,实现校内多学科合作,整合校外各种资源,提供商业模式和社会价值实现的方式和路径。
四是扩大园区影响力,实施平台支撑、地区辐射、国际化战略。清华科技园搭建顾问咨询、委托运营、开发建设、基金合作四个方向的合作平台,与国家部委、大型企业、第三方机构开展园区建设合作;目前辐射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国大陆各主要城市以及香港、澳门、美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瑞士、荷兰、瑞典、韩国、泰国、埃及、巴西等国内外80多个城市及地区。
五是建立跨境孵化器,搭建全球孵化网络。清华科技园在美国硅谷创办了首个中美跨境孵化器--创源孵化器。创源孵化器聚合了清华大学及清华大学企业家协会等大批优质资源,同时清华大学与国际知名大学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等有着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创建于2000年,是国家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试点园区之一。不仅成为区域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引擎,也成为浙江大学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核心载体。目前,浙大科技园(西溪园区)有孵化场地面积60000多平方米,累计创办各类企业1800多家,创办科技孵化企业1200多家,培育上市企业(含新三板挂牌)12家,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浙大科技板”挂牌企业52家。浙大科技园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西湖·浙大科技园)、杭州国际人才创业创新园(西湖园区)、杭州大学生创业学院等双创载体,建有智能制造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国家科技部备案众创空间——浙江大学e-WORKS创业实验室等众创空间,与江山市等共建科创飞地。同时按照“一园多点”的原则,根据地方需要和学校总体部署建设了江西南昌、浙江宁波建有科技园分园,并在毗邻浙大紫金港校区打造“紫金众创小镇”。
一是创新“政产学研”协同机制,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出台系列政策,在若干制度领域先行先试,极大激发了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建立系列平台,联合浙大技术转移中心、浙大工研院,建立以企业需求项目库、科技成果项目库和行业技术专家库为支撑的浙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推动实验室开放共享,浙大大部分科研基地、实验室设备均面向科技园企业开放,为企业提供研发、检测、试验等各类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及高技术创业提供各类基础咨询服务、商业化咨询服务及投融资服务,有效提升了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
二是建立了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师生高技术创业。整合各方资源,集聚资本、技术、市场、人才等创新要素,建立了覆盖企业成长全链条的创业服务体系。拥有e-WOKRS创业实验室、各类创客空间及人工智能专业化众创空间等平台,建立了面向潜在创业者、初创公司、成熟公司的完整孵化空间载体;拥有“一基础”、“五增值”服务,为师生创业建立了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
三是注重创业教育,不断集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秉承浙大重视创业教育的特点,面向在校生及毕业生开展各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为科技园创业培育集聚了大量人才,成为浙江大学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园校合作”,与学校、政府共同创办企业家俱乐部、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创业学院及各类创业班等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及相应能力提升;“园企合作”,与企业共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各类创业实习、见习岗位;“园政合作”,与杭州市西湖区共建“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园”,双方联合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类服务支持。
四是创新分园建设模式,全面推进品牌输出及成果转移转化。采取“一园多点”开放合作的建设原则,在浙江宁波、江西南昌、杭州高新区等地建立分园,输出“品牌+服务+管理”及推动浙大科技成果在各地转移转化。虽分园建设成效不一,但为浙大科技园杭州核心园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空间、注入了更多资源,有效提升浙大科技园品牌知名度,成为浙大科技成果推广、辐射至全国的有效载体。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于2000年,通过整合孵化资源、引进高端人才、探索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等方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东湖高新区产业及经济发展。科技园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核心地带,占地面积1000亩,建成孵化与产业化面积48.33万平方米。目前入园企业368家,其中在孵企业144家、大学生创业企业169家、上市及挂牌企业22家,高新技术企业122家、瞪羚企业51家。目前合作中介服务机构137家,园区从业人22000人,2020园区企业总收入149.27亿元。
一是聚集孵化资源,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科技园建立了金融集成服务平台,与55家金融服务机构展开合作,提供从初创企业到企业上市所需的投资全链条服务,此外还探索出“10+1”的服务模式,即10家行业(税务、券商、律师、风投等)的专家同时服务于1家企业。与学校合作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目前基地孵化面积5200平方米,与企业共建了10余个专业众创空间。开展多层次创业教育,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打造了“飞吧创客”、“启航创业训练营”、“高校学生创业实习基地”等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二是引进高端人才,带动产业和学科发展。以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引进高端人才创办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取得的科研成果再为学校学科建设做贡献,力求“引进一个人才,创办一家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推动一门学科”。
三是探索出六种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科技开发与市场需求对接、科技成果与风险投资有效对接,将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充分融合,科技园针对国家、社会、企业等不同的需求,形成了校企合作共同申报项目、校企共建实验室及研发中心、学校科技项目直接转化、校企项目合作转化、人才创办企业、大学生创业团队孵化创办企业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四是服务东湖高新区经济发展。目前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为主导,软件信息、文创与教育、大数据、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和新材料等多个产业同步发展的格局;催生并聚集了一批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如数控系统产业化基地、激光产业化基地、敏感元件产业化基地、光通讯产业化基地等,培育了华工科技、华中数控、天喻信息、中元华电、锐科光纤、湾流科技等知名企业,引进了江钻股份、颂大教育、北京铁道、四方继保、立得空间等知名企业。
深圳虚拟大学科技园成立于1999年,是我国第一个集成国内外院校资源、按照一园多校、市校共建模式建设的创新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大学科技园用地面积28.4万平方米,聚集了65所国内外知名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49所中国内地院校,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6所香港院校,佐治亚理工学院等7所国外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活动基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建立事业单位建制、独立法人资格的成员院校深圳研究院51家;园区实行三级管理,不断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搭建完善的服务平台,已成为成员院校深化教学科研改革、服务社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截至2019年,科技园累计孵化科技企业1424家,承担国家级科技项目1501项,省部项目350项,市级项目2126项,获得专利1866项,软件著作权344项,转化成果2237项,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专业突出的高端人才宜聚地、研发机构聚集地和中小科技企业集散地。
一是实行“一园多校、市校共建、三级管理”。通过设立联席会议作为决策机构,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为执行管理机构,负责协调、指导和帮助各成员单位在深圳开展工作,同时设立深圳虚拟大学园管理服务中心作为日常管理服务机构,负责为入园院校、研发机构、孵化企业提供服务,打造技术转移平台,营造创新发展环境。三级管理模式有效解决各管理主体职能模糊的问题,建立起多方主体协同工作的有效机制。
二是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依托虚拟大学园科教进修学院,充分利用入驻院校的科教资源在深圳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了从短期专项培训到为企业量身定做的订单培训,从专业深造专本科学位到硕士、博士培养的完整体系。同时,入园院校博士后流动站和深圳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共建了“虚拟大学园博士后工作站平台”。此外,在政府支持下,深圳虚拟大学园投资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基地扶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工作;与企业联合建立了研究生实习基地,与各院校研究院合作引进研究生。
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园区服务体系。园区依托院校,采取政府支持、自主投资、企业合作等多种方式,建立了“深圳虚拟大学园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平台”。目前已搭建“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平台”,在深设立研发机构187家,其中获批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创新载体74家,已建成16家产业化基地。这些科研机构既为入孵企业提供技术攻关、难题解决、科技成果和智力支持,也为企业提供仪器设备共享和科技资源服务,并逐步形成了以政府支持为背景,以院校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牵引,面向市场,面向企业的开放式、共享型公共技术研发平台。
四是推动深港合作,打造创新引擎。深圳虚拟大学科技园充分利用毗邻香港的优势,在深港技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基础。经过10多年发展,香港大学等6所院校在深圳高新区设立大学研究院,依托虚拟大学园平台,开展科学研究、联合人才培养、培育高科技创业企业,取得了良好成效。
五、优化大学科技园发展的顶层设计
根据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发展经验,发展较为成功的大学科技园往往处理好了五个方面的关系,即前台与后台、所有权与经营权、教育与产业、市场与政府、园区与企业的关系。一是处理好大学科技园与依托大学的关系,这种大学往往是具有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及传统的高水平创业型大学、研究型大学,这种大学科技园往往能够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平台。二是处理好大学科技园所有权与运营团队经营权的关系,大学搭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建立吸引专业化人才的激励机制往往大学科技园发展的重要保障。三是处理好教育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作为教产协同创新与产教融合发展的核心载体,大学科技园支撑大学加快从创新源头到创业源头、从研发后台到创新前台、从精神后花园到双创火炬手、从科教智力蓄水池到创业创新策源地方向战略转变。四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一方面如何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回答在什么阶段提供什么支持、承担什么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符合坚持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运作,建立自生能力与自成长发展机制。五是处理好科技园与企业的关系,需要从与创业企业的“房东-租客”关系向共生共荣的开放创新生态圈方向转变,尤其是协助创业企业高速或爆发成长并分享其成长的价值增值。
围绕中国大学科技园有“五大问题”、“五大形势”、“五个转变”、“五大关系”,在打造高水平国家大学科技园过程中,同样存在“五大功能”、“五大定位”以及“五大导向”。这“五大功能”,便是创新创业赋能、新兴产业育成、科技集成服务、科教跨界融通、开放创新生态,分别回答了新时期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的动力、主线、支撑、特征及途径。
——创新创业赋能。创新资源分散、整合效率不高是当前创新创业服务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的平台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对于大学科技园来讲,作为能够联通高校内外部创新主体的重要枢纽平台,需要通过更加顺畅的体制机制设计、更加专业化、市场化、智慧化的服务手段,将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渠道、供应链等市场资源,金融、知识产权等服务资源,以及丰富的政策资源进行全方面的整合,围绕企业、创业团队及不同主体、不同阶段的创新创业需求,实施精准重度赋能,加速企业成长。
——新兴产业育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创造了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同时也更加强调新的产业育成方式。大学科技园应充分发挥大学在优势学科与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源头优势,重点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原创产业,区域优先重点发展产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等形式解决产业技术瓶颈。同时,进一步挖掘校内创新要素活力,强化以场景创新为引领的产业育成机制,引导高校师生、科研人员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等形式在内的创业式创新,培育一批聚焦前沿领域的新动能企业。
——科技集成服务。随着技术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创业企业对于各类资源要求需求更加集中,急需具备聚集多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平台保障技术得到高效发展。大学科技园自身作为一种新型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外,也是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集成体,应该打造集研发开发、技术转移、产业孵化、成果转化、投资融资等“全流程”集成服务能力,通过围绕创新创业企业多元化服务需求,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低成本的专业化服务,促进产学交流与合作、科技与金融和成果转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科教跨界融通。产业发展高度市场化竞争带来的技术边界融合、快速演进和交叉迭代,背后的逻辑原理与应用场景的快速演变,映射到学校层面创新创业教育环节的周期越来越紧凑,对其规律的掌握与培养环节的衔接难度较高。因此,新时期大学科技园必须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与高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平台作用,成为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前创新供需对接、资源转化、价值交换和利益共享的平台,将科研原始创新、高水平队伍凝聚与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结合、协同发展,实现科技、教育的融通发展。
——开放创新生态。良好的创新生态有利于驱动创新活动。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是当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大学科技园作为链接高校、企业、成果转化等机构的枢纽平台,解决创新主体之间的孤岛效应,形成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打造主体融通、要素融汇、价值共享的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创新生态链、创新共同体,推动“产学研金用”等多元创新参与者的协同创新、大中小型企业融通创新。
这“五大定位”,便是科技创新创业栖息地、新兴产业育成加速器、精准科技服务集成商、产教跨界融通链接器、开放协同创新生态圈。
——科技创新创业栖息地。大学科技园要通过打造开放融通的创新创业环境,为高校师生、科研人员、科学家、校友等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开放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环境、集聚创业资本和风险投资家的专业投资环境和专业服务的载体平台、多元融合的创新创业文化,成为硬科技企业、前沿科技企业的集聚发展的栖息地。
——新兴产业育成加速器。大学科技园需要更加前沿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和挖掘,依托丰富的产业资源,以重点产业领域为核心,以产业人才和科技人才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驱动,链接和搭配产业发展其他关键要素,成为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的重要加速培育。
——精准科技服务集成商。大学科技园要更加强调创新资源组织,以创新创业企业、产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平台化组织模式、数字化智慧化手段、开放协同的合作机制实现科技服务资源的高效整合和配置,为企业创新、产业创新、区域创新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
——产教跨界融通链接器。大学科技园要发挥平台优势,敢于突破传统,推动高校改变封闭办学、自我循环的局面,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和社会需求,推动高校加快融入产业的技术进步链条、融入行业的发展,成为实现产教双方的各种资源要素互相转化、互相支撑的重要连接渠道。
——开放协同创新生态圈。大学科技园依托高校重要创新源头,要加快成为创新生态的组织者、建设者,形成涵盖高校内部和外部、产业链上中下游、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多元服务机构、政府和企业等各相关方共同参与、有效协同的创新生态圈。
纵观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往往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形态开发,在平台载体中让科教创新有所可依,基本上处于物业服务层面;二是功能开发,在创新网络中优化服务供给,往往具备一定产业组织能力;三是生态开发,让创新资源要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创新发展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空气。当前,创业需求加速多元化,第四方的服务集成更加迫切;只有上升到资源链接与资源配置的高度,才能具有平台感、才能有开放创新生态圈、才能有海量的流量,第三方的资源链接组织更加需要;只有通过精准的、精细的创业服务以及“高标准准入、高精准服务、高效率成活、高水平毕业”服务机制,才能批量化产生高水平创业,第二方精准孵化运营成为发展趋势。用第四方的段位、整合第三方资源、有限从事第二方服务,打造区域创新生态圈成为大学科技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具有互联互通、共生共荣、共同成长为特点的第三代大学科技园应运而生,而“第四方的科技服务集成商+第三方的资源链接组织者+第二方的精准孵化运营商相结合=区域创新生态建设者”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很多大学科技园都需要加快形成具有平台感、生态型、源头化的社会企业,平台感就是以上所说从第二方走向第三方、第四方,生态型就是在政府机构、高校院所、产业企业、服务机构之间形成开放创新生态圈,源头化就是成为创新创业、双创人才、新兴产业的源头,社会企业就是利用商业手段解决服务社会的发展问题。
六、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五大发展导向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是大学科技园开展科技“双创”工作的必要条件,大学科技园要着力全面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科技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不仅要搭建质优双创平台,更要提升创业创新层级。搭建质优双创平台,要面向技术创新全过程与企业成长全周期,为创业企业提供精准的深度服务,创新服务手段,实现创业服务全面升级,加快由“服务”向“赋能”转变,要提升创新资源整合和配置能力,构建共享协同的创新技术支撑平台和产业服务体系,建立并完善全链条、全要素、全社会、多功能、多形态以及互联互通、开放创新的科技创业创新服务平台。提升创业创新层级,要吸引和支持大学生、技术研发人员、科学家等掌握前沿技术的高水平创业者到大学科技园兴办企业,引导其开展“有效的创业行为”,要发展多元化创业类型,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和创业者开展跨界创业、连续创业,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员与企业家、投资人等社会主体开展联合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动创新,以创新促进创业。
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各国纷纷将目光投放到新兴产业领域,尤其是新兴科技产业领域,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带动经济发展。大学科技园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依托自身优势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一方面,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聚焦产业发展全过程,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专业优势,与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攻关,通过将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的方式提高市场化运作能力,促进前端科技合作、中端成果转移与后端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要强化新兴产业生成。锚定“卡脖子”技术、黑科技等关键核心技术,强化技术熟化推广、一站式技术转移、技术孵化转化、新产品新技术概念验证等多元化产业育成服务,着力提升实验室技术快速产品化、商业化、产业化的组织实施能力。
大学科技园围绕新时期高水平创业者、新兴产业发展所产生的新需求,不断提升专业化、集成化、平台化服务能力。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围绕提升创业者洞见能力、创业企业创新资源链接能力两大核心,打造专业化服务队伍,链接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进一步提升专业化、平台化、资本化、国际化发展水平,加快建设第三代大学科技园。另一方面还要强化科技服务集成,要全面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从形态开发、功能开发向功能开发方向转变,充分运用第四方思维、整合第三方资源、精准第二方服务,发展成为地区创新生态建设者。
大学科技园要发挥平台优势,打造产与教叠加贯通、协同联动和集成转化的生态系统。一方面要促进产业资源配置,通过继续推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展联合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形式,促进教育与产业两大系统内人才、资本、技术、经验知识等创新资源的高度聚合、双效流动与优化配置,提升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开展创业教育培训,搭建创业实验室、创业学院等平台,培育一批适应跨界融合发展趋势的复合型、应用型、开创型创新创业人才,加快将创业教育作为促进产教跨界融通的重要突破口,从创业创新人才培养源头强化产教融合。
发挥大学科技园在依托校内、合作地方、链接海外等方面的多重渠道优势,强化第三方第四方服务平台作用,整合各类资源,构建更加开放的创新创业服务生态。一方面要强化后台带动支撑,完善与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引导高校内部科研设备、数据文献等资源开放,面向社会提供各类基础技术服务。另一方面要深化与区域协同发展,在区域在企业培育、产业促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获得更大力度的大学科技园政策支持。此外还要加强全球高端链接,利用高校的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开展国际技术转移、国际交流活动,链接国际创新资源,带动区域国际化程度提升。
结语
大学科技园是依托高校科教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肩负着推动推动科技、教育、经济融通发展社会责任和使命,是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培育的希望所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下,仍然需高校、地方政府、大学科技园等共同发力,进一步提升大学科技园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开放协同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高校来讲,要加快认知升维,要充分认识大学科技园在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社会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功能,真正将大学科技园作为实现科技、教育、经济融通发展的枢纽,充分发挥高校源头创新功能。对于地方政府来讲,需要更加重视大学科技园建设,在发展政策上给予更大的支持,依托大学科技园加快构建具有源头的区域创新体系,支持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对于大学科技园来讲,要加快认知升维和能力升级,要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处理好与依托高校、所在地政府、与产业发展、企业培育、市场化运营模式等关系,加快实现从1.0的空间开发建设、2.0的基础服务向3.0的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升级。
作者:
徐苏涛,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高级合伙人、副总;
王娜,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合伙人、总监;
郝德海,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总监;
刘佳薇,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合伙人、总监;
冯凡璎,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总监;
陈飞燕,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合伙人、长城商学院副院长;
靳涛,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转自“GEI新经济瞭望”,版权归长城战略咨询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并附上原文链接。